Search

【減重,必須認識自己】Part2

做事,要想成功,必須認識自己。
-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減重,必須認識自己】Part2

做事,要想成功,必須認識自己。
-
上一篇談設定目標,這篇談認識自己。
當目標確定(合適健康的體重)之後,下一步就是認識自己的現況了。

是虛胖?還是實胖?
要多運動?還是多休息?
是飲食習慣不佳?還是要調整作息?

什麼時候開始變胖?
結婚後?生產後?有小孩之後?工作之後?(或哪一份工作之後?)
-
如果,以上答案都不是很肯定的話。
那如何制定,適合自己的瘦身方式呢?
這時候,通常會上網查詢資料,或求助專業人士(或有減重經驗的人)的幫助。但是,往往會發生「成效不彰」的結果,看起來廣告宣傳總是一個又一個驚天動地的Before & After,在自己身上卻總是Before & Before & More before。

這涉及到「知識」或「專業」的侷限性,通常一個知識體系或專業領域是建構在某個前題之下,譬如:以營養學為出發的減重計畫、以提升代謝率為訴求的運動燃脂計畫等等。

其實,在有前題的立場之下,這些理論或方法都是正確的,但放在複雜的個體之上就會出現許多的問題。例如:此人是因過勞而循環變差,導致的變胖,在這時候調整飲食或運動,並不會產生多大的功效,因為循環太差的緣故,反而多吃又造成負擔,或是改變菜單也無福消受,此時若是再花時間運動,反而更造成疲勞和虛弱,所以這時候應該是多休息,養足體力,自然會有好的循環和代謝,不管怎麼吃都不會太發胖,有良好的身體狀態,也會逐漸的往中等身材靠近,既不偏胖也不偏瘦。
-
必須言明,我的論述也有部分的前題,這不一定是最好最正確的方法,若有任何問題或疑惑,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指正或提出想法。

我認為,減重(或增重),應該思考兩個方向:
1、開流
2、節源

開流,指的是代謝。提升身體的機能,就中醫談的是氣血充足,就西醫談的則是提升循環,透過足夠的休息,滋養五臟六腑,有充足的體力吸收營養、消化食物能量,並有良好的循環,才能夠將廢棄物透過大小便和流汗排謝出去。

節源,指的是攝取。留意吃的部分,少吃難以吸收、消化的食物,例如:肉類、再製品。最近有一新聞報導有愛喝珍珠奶茶的高中生,因腹脹引發了急性膽囊炎去做電腦斷層掃描,在胃部發現許多珍珠,雖然珍珠的原料是糯米粉與樹薯粉並不難消化,但為了使珍珠吃起來更Q,通常會添加膠性物質,才讓珍珠難以消化。此外,過鹹、過油,或較複雜的烹調手法,以及不新鮮的食物也都有負面影響。

以上,這些都算是常識。但減重這事說穿了壓根兒就是這兩個方向,正因為如此的簡單,才更需要認識自己,覺察現況,不要聽信偏方或速成方法。
同一種東西吃多就變成毒藥,單一方式的拚命努力通常都會撞壁。

如果,每一個決定、訊息都回過頭來套進這個方向:開流與節源。那事情就會簡化許多,與此無關的行為就不必再做,與此無益的東西也不必再吃了。
-
最後,補充我的相信:
我始終相信,一個健康的人,必定會有擁有良好的體態,既不胖也不瘦,肌肉不緊也不鬆,絕不會時常的痠痛、疼痛,一定有極好的胃口、睡眠品質和順暢的大小便,最要緊的是具有愉悅、正向的心情。

如此簡單、平凡、樸素的相信,在這個時代裡竟然已經變成一種罕見的狀態,令人感到十分不解,或許現代人的努力方向真的有許多的偏誤,而導致了眾多不樂見的結果。也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,也應該要回到最簡單、平凡、樸素的希望,持續的往平安、健康、快樂的方向前進。
-
Part1,談及「設立目標」,請觀看前一篇。
Part3,按摩能不能幫助減重。敬請期待。

#放鬆技術 #慢生活 #深呼吸 #睡眠障礙 #失眠 #淺眠 #頭痛 #偏頭痛 #眩暈 #暈眩 #頸紋 #脖子痛 #肩頸僵便 #肩頸緊繃 #自然療法 #能量 #兔子推推 #深層按摩 #按摩 #推拿 #瘦臉 #內臟鬆弛 #腦神經釋放 #腦神經鬆弛 #慢性疲勞 #自我療癒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希望你會喜歡深層按摩,沒有一絲負擔、一絲壓力,每一手法簡潔且帶有柔和力量。 足以令人沉思半晌,像是與身體來一場心靈對話,感覺到輕風吹拂或是耳畔有小鳥輕聲啼鳴。
View all posts